有技術但沒內容?短影音企劃這樣做!

在當今的社交媒體時代,短影音行銷已經成為吸引目光的重要工具。加上手機畫素高、各種短影音製作APP介面簡單又好上手,要製作一支像是Instagram Reels的短影音門檻越來越低。然而,想要製作出吸引人的短影音,真正的挑戰其實不只是在技術,而是在「內容」。畢竟,技術再高超,如果沒有有趣或有價值的內容,那麼影片還是無法觸動觀眾的心。
▶不知道該下載哪個短影音製作APP嗎?來來來,這3個APP可以試試看:〈Instagram Reels 懶人包,開始製作你的第一支短影音就這麼簡單!〉
該怎麼創造出吸睛又有價值的短影音內容呢?接下來將分享短影音內容與策略,深入探討如何撰寫吸引人的腳本,讓我們開始吧!
常見短影音內容策略
1.使用者創作內容 (UGC):消費者視角的真實行銷策略
在數位行銷的世界中,使用者創作內容 (UGC) 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策略。因為現在的消費者更加注重真實、非商業化的評價和建議。相較於過去那種被認為是「刻意製作」的廣告內容,UGC 提供來自真實使用者的視角,使消費者感受到更多的信任和誠懇。只要想想每當我們想要嘗試新餐廳,就會到Google評論上看一下網友的回饋,就不難理解UGC對於消費的影響力了!
▲鼓勵消費者上傳實穿照片或影片,激發更多潛在顧客的購買慾。
當品牌的忠實粉絲或消費者透過社群媒體分享他們對產品的正面體驗;這對於品牌而言,不僅能節省行銷資源,而且它還能夠透過真實的用戶回饋提升其他潛在消費者的信心,鞏固品牌形象。例如,一家專門生產運動鞋的品牌可能會發現,他們的產品在某個運動社群中被大量提及,而這些UGC內容可能包括了用戶在跑步、健身或爬山時穿著這些鞋子的照片。透過這些真實的使用場景,其他對該品牌感興趣的消費者可以直觀地了解產品的功能和舒適度,從而提高購買意願。
2. 幕後花絮:深入了解品牌的背後故事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品牌的真實性和透明度,幕後花絮逐漸成為了吸引他們注意力的一大亮點。透過展示品牌的日常運作和背後故事,不僅能夠加強消費者的信賴,還可以讓他們更加了解品牌的核心價值。
對於消費者來說,看到品牌背後的幕後花絮如同走入一扇隱藏的門,進入到一個他們之前從未探索過的領域。這不僅能讓他們更加了解產品的製作過程,也可以深入感受到每一位員工的熱情和專業;從而讓粉絲對於品牌產生更深的情感連結。
▲ 透過影片帶領粉絲進入商品背後的世界。
舉例而言,想像手工皮件品牌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其製作過程,從選材、裁剪到縫製,每一步都充滿著匠人的堅持。除此之外,他們也分享了工作室的日常,包括與客戶的互動、團隊的午餐時光,甚至是那些偶爾出狀況的NG片段,如皮革被誤切或是工具掉落的瞬間。這些真實而生動的片段,不僅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人情味,也讓他們更加信賴品牌的產品品質和專業度。
3. 新品預告:喚起消費者的期待與參與
新品預告不僅是為了提前讓消費者知道即將上市的產品或服務,更是一種喚起好奇心與期待的策略,進而促使他們在產品正式發售時,迅速採取行動。成功的新品預告,能夠引起消費者的情感共鳴,並在他們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塑造出「我不想錯過」的情感驅使。
▲ 透過新品預告影片,喚起消費者的期待與好奇心。
以服飾品牌為例,透過短而吸睛的短影片展示新款服飾的細節、搭配建議或是背後的設計理念。這樣不僅能讓消費者快速瞭解新品的特色,還能在他們心中創建一種「潮流先鋒」的形象,使他們渴望成為第一批購買者。
而為了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的參與感和互動性,品牌可以結合互動功能,如投票、評論或問答,讓消費者提前對新品進行回饋。這不僅可以收集到珍貴的消費者意見,更能夠加強他們對品牌的歸屬感和忠誠度。例如,該時尚品牌可以問消費者:「你最期待哪一件新品?」或是「你覺得這款新衣搭配哪種配件最適合?」透過這種方式,消費者不僅成為品牌的參與者,更成為品牌故事的一部分。
4. 教育型影片:打破資訊障礙,建立深度信賴
在當今充滿資訊的時代,品牌如何讓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是一大挑戰。教育型影片讓品牌不僅僅是賣產品,更是提供知識和價值。
當遇到複雜或者容易引起誤解的議題時,純文字的說明往往效果有限。這時,動態的教學影片就能夠透過視覺和聲音,用更生動、直觀地呈現概念,使其更容易被大眾理解和接受。
同時,短影音「直接切入重點」的特性,特別適合諮詢類型的服務型企業-
透過將複雜的概念梳理成簡潔易懂的短片,搭配時事與議題,吸引民眾的注意力,達到「冷門(艱深)議題熱門化」的效應。
▲ 「法律白話文運動」透過一系列的影片,讓更多人理解法律。
除此之外,當品牌將教育和提供資訊放在首位,它實際上正在與潛在客戶建立更深入的連接。因為通過教育,品牌不僅僅是賣產品,而是提供解決方案,幫助消費者克服問題。例如,專賣化妝品的品牌可以製作一系列如何正確護膚或如何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的影片。如此一來,當消費者面對皮膚問題時,他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這個品牌。
教育型影片不僅能夠為消費者解答疑問、提供知識,更能在無形中鞏固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使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不可取代的地位。
5. 常見問答:成為品牌與消費者間的萬能客服
在今日的消費模式中,消費者希望能夠迅速且方便地獲得他們所需要的資訊。對於品牌來說,提供「常見問答」是滿足這個需求的最佳策略之一。
「常見問答」提供能快速查找的專區,專門解答消費者可能遇到的問題,降低尋找的時間。同時,透過定期更新常見問答的內容,能反應品牌聆聽且重視消費者的聲音。例如,若多數消費者對某一特定功能表示疑惑,品牌可以迅速增加此功能相關的解答,顯示其迅速回應且致力於改善的態度。
除此之外,「常見問答」不純粹是資訊提供,更是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當消費者覺得他們的問題得到了迅速且明確的答案,他們對品牌的信賴感會進一步增強。例如,一家在線服裝品牌可以在此區域解答關於尺寸、退換貨政策或洗滌方式的疑問,減少消費者的購買障礙。
6. KOL / KOC行銷:打造品牌新形象並觸及更廣大的受眾
在當今的社交媒體時代,KOL / KOC行銷已成為品牌推廣的主要工具之一。不同於傳統的廣告,網紅具有更高的說服力和吸引力,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能深深地影響到粉絲和追蹤者。
由於網紅行銷的具有很高的真實感和互動性。當網紅展示或推薦一項產品時,他們通常會分享自己的真實使用經驗,使得產品的推廣更加誠實和透明。例如,當一名知名的美容網紅分享她使用某個化妝品的心得,她的粉絲就更有可能因為信賴她的評價而購買該產品。
但是,網紅合作的成本往往比使用者創作內容(UGC)要高。這是因為網紅往往已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影響力,所以他們的合作費用也會相對較高。但是,考量到網紅所能帶來的廣大曝光度和深厚的粉絲基礎,仍然適合有預算的品牌進行網紅合作。
為了獲得更好的行銷效益,品牌可以考慮將網紅行銷和使用者創作內容(UGC)結合起來。例如,品牌可以舉辦一場由網紅主持的挑戰賽或活動,鼓勵普通使用者上傳他們自己使用產品的照片或影片。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品牌的曝光度,還可以深化與消費者的連接。
開始短影音企劃前,別忘記這3件事
1.確認影片目的
在著手於短影音製作之前,確認你的目的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是希望透過這支影片宣傳你的新產品、提供觀眾有價值的教學,還是創作出吸引人的娛樂內容?根據你的目的,影片的風格、內容和呈現方式都會有所不同。
2.掌握製作預算
每一部影片,無論長短,都需要一定的製作成本。這可能涉及攝影師、剪輯師、場地、器材、街訪人員…等,或者是透過個人手機進行拍攝與剪輯;了解預算能幫助制定出更實際、且符合需求的製作計畫,並確保可以在預算內有效地完成你的行銷目標。
3.安排後續行動
短影音不應該只是個孤立的計畫,必須考慮短影音如何成為整體行銷策略重要一環,並確保有相應的後續行動來引導觀眾進一步互動。像是很多YouTuber常將影片剪輯成前導預告片的形式,促使瀏覽者進一步至頻道觀看主影片。許多品牌會把他們與網紅合作的長影片剪輯成短版本,並在社群」媒體上,如 Instagram 投放廣告,設置購買連結,促使瀏覽者立即購買產品。
短影音企劃3步驟,請你跟我這樣做
由於現在短影音的拍攝門檻相當低,許多人往往隨意地使用手機捕捉畫面,但當拍攝或剪輯完畢後,才發現並非所有的內容都受到觀眾的喜愛。因此做好事前的規劃才不會白做工!
1.確認製作影片的類別
☐ 預告型影片 (Teaser Video):這種短片時長約為10秒,主要的焦點是一句引人注目的話語,用以吸引觀眾的好奇心。
☐ 重點呈現影片 (Highlight Video):其時長大約15秒。此類影片主要展現品牌的核心價值或產品的主要特點,讓消費者迅速了解品牌或產品的魅力。
☐ 引導行動影片 (CTA Video):該影片的時長約為30秒。重點在於激勵觀眾採取行動,如點擊網站或購買商品。通常會包含促銷訊息,如特惠、限定商品或限時優惠等。
☐ 完整敘述影片 (Full Video):一般而言,這種影片的時長為60秒。它比重點呈現影片更為詳盡,提供消費者更全面的產品或品牌資訊。
☐ 幕後花絮影片 (Behind Video):此影片常與主影片搭配。透過展現拍攝過程和訪談等,讓消費者更深入了解影片背後的故事。
2.計算影片的秒數(與支數)
影片的時長與其製作成本有密切的關聯:同等情況下,影片時長較長則製作成本相對較高。長度過長的影片可能會減少觀眾的完整觀看率。為了在確保成本效益的同時,使內容更具吸引力,從事前訂定腳本時就需注意控制其長度。
我們可以參考語言的平均語速來估計影片的長度:通常建議一分種以100 到 165 個字是最舒適的收聽頻率。當然,考量到短影音的緊湊度,也有許多影片刻意加速。建議可以先以這個區間進行腳本撰寫,然後試著拍拍看、聽聽看,再針對實際需求進行調整。
反之,若已知影片應有的時長,也可進行反推。例如,希望製作長度為5分鐘的影片時,如果整段時間都有講述,那麼腳本大概需要500~825個字。但也需考慮影片中可能存在的無對話或無旁白的段落,並適當調整。
3.設計影片重點,並撰寫腳本
對於影片製作,設計影片的重點以及撰寫細緻的腳本是關鍵步驟。透過清晰的腳本,製片團隊可以快速掌握影片的走向,演員則能更好地詮釋角色,觀眾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並接受信息。
(1) 劇情為主:劇情內容為主,讓產品自然融入
將劇情作為影片的主要結構,藉由吸引人的故事情節帶出產品的特色,使產品自然地成為劇情的一部分,而非硬性插入。這種策略的好處是,當觀眾沉浸於故事情節中時,產品的訊息也會隨之深入人心。
舉例來說,一部短片,描述了一位年輕女子在雨天因為鞋子打滑而跌倒,此時出現一款具有防滑功能的新鞋款。這女子購買並穿上這新鞋後,再次走在雨中卻步履堅定,毫無懼怕。這樣的劇情不僅展示了產品的主要功能,還讓觀眾感受到其帶來的改變和便利,產品的形象在故事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
(2) 品牌內容:凸顯品牌形象魅力、搶關注
透過影片來宣揚和加強品牌的形象、理念和特質。這類影片不只是在介紹產品,更多的是在傳達品牌所代表的價值觀和文化。為的是要在消費者心中創建一個獨特且難以替代的品牌印象,並以此俘虜他們的目光和注意力。
當我們想到Nike,我們可能會聯想到“Just Do It”這一口號,這不僅僅是一句廣告語,更是該品牌所希望傳達的生活態度和哲學。當Nike製作影片時,他們可能會選擇以一位運動員的努力和決心為主題,展現他如何克服困難和挑戰,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在這樣的影片中,鞋子或運動服裝可能只是配角,但他們共同構築了那鮮明的品牌形象。這種影片不只是在賣產品,更重要的是在「銷售」一種信仰、一種生活方式。而這,正是品牌內容的魅力所在。
(3) 影片畫面:多呈現展示畫面,而不純粹是講述
影片媒體的真正力量在於它可以活靈活現地呈現事物,超越了單純文字或說明的限制。通過生動、真實或動畫化的畫面,我們能夠直觀地向觀眾展示我們想要傳達的資訊或情感,而無需大量的解釋或說明;因此記得在影片中多呈現「情境畫面」而不是口語描述。
想像一部關於新型運動鞋的宣傳影片。與其讓主持人長篇大論地描述鞋子的設計特點和優勢,不如讓我們看到一位運動員穿著這雙鞋,在不同的地形和環境中進行運動,完美地展現鞋子的舒適度和耐用性。當運動員在山地、沙灘或潮濕的道路上奔跑時,觀眾能直接感受到這雙鞋子的抓地力和防滑功能。
(4) 旁白與字幕:文字是用來聽的,而不是為了讀
撰寫旁白或對話時,必須考慮到聽覺的體驗,這與文字閱讀有所不同。在影片中,語言的節奏、語氣和流暢性都尤為重要。
• 口語化的文字:較正式或學術的文字可能適合書面材料,但在影片中可能會讓旁白聽起來生硬或冗長。口語化的文字則使內容更加親切、自然,與觀眾建立更好的情感連接。
• 避免冗長與複雜:長句和複雜的句子結構容易使觀眾迷失或感到困惑。短而有力的句子不僅容易理解,也使旁白或對話更具節奏感。
• 進行口頭檢查:在確定腳本的最終版本之前,建議進行「口頭朗讀測試」。這樣,您可以確定文字聽起來像是自然的談話,而非公式化的發言。
• 適度使用字幕:字幕可以幫助強調關鍵訊息,特別是有很多人在瀏覽影片時不見得會開啟聲音,這能幫助更多人理解影片內容。但要確保字幕簡潔、易讀,不應該分散觀眾的注意力。
(5) 掌握節奏:前中後3個必備環節
良好的影片節奏能夠捉住觀眾的注意力,從吸引人的開頭,帶領觀眾進入各種情境,再到充滿驚奇的結尾,使他們永遠保持對影片的熱情。當每部影片都能夠在相同的主題和相似的內容中提供新的觀點,觀眾便會被這系列性的主題所吸引,並認為它具有價值。
以時長在60~90秒的「完整影片」為例:
① 吸引開頭
用大約5秒的「預告型影片」迅速捉住觀眾的目光。首先呈現整支影片中短小且精華的小片段,可以是提問、或是種懸念,作為影片的「鈎子」,吸引觀眾停留。
② 情境展現
接下來的15秒「重點型影片」是展現品牌或產品的核心價值,明確地強調哪部分是該影片的焦點,並透過實際的情境使其更具說服力。
③ 反轉結尾
最後是出人意料的結尾,可能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或者是一個強烈的行動呼籲,使觀眾感受到一種想要採取行動的衝動。
近來許多知名 YouTuber 紛紛停更, YouTuber Joeman 也拍片分析長影片的衰退原因:「會掉的第一點就是短影音盛行,就是從抖音帶起的我們只想看短影音然後注意力會不集中。」顯見短影音已成為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重要溝通橋樑。
而成功的短影音不僅僅是技術的累積,更多的是內容的策略和規劃。從確認製作的目的、到掌握預算,再到影片的設計和製作,每一步都關乎著與消費者的深度連接。回想一下,當我們觀看影片時,最終記住的並不是其華麗的效果,而是其帶來的情感和價值。因此,當開始短影音企劃時,請深入思考希望傳達的訊息和目標受眾。那麼就讓我們開始第一支短影音吧!
有技術但沒內容?短影音企劃這樣做!
在當今的社交媒體時代,短影音行銷已經成為吸引目光的重要工具。加上手機畫素高、各種短影音製作APP介面簡單又好上手,要製作一支像是Instagram Reels的短影音門檻越來越低。然而,想要製作出吸引人的短影音,真正的挑戰其實不只是在技術,而是在「內容」。畢竟,技術再高超,如果沒有有趣或有價值的內容,那麼影片還是無法觸動觀眾的心。
▶不知道該下載哪個短影音製作APP嗎?來來來,這3個APP可以試試看:〈Instagram Reels 懶人包,開始製作你的第一支短影音就這麼簡單!〉
該怎麼創造出吸睛又有價值的短影音內容呢?接下來將分享短影音內容與策略,深入探討如何撰寫吸引人的腳本,讓我們開始吧!
常見短影音內容策略
1.使用者創作內容 (UGC):消費者視角的真實行銷策略
在數位行銷的世界中,使用者創作內容 (UGC) 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策略。因為現在的消費者更加注重真實、非商業化的評價和建議。相較於過去那種被認為是「刻意製作」的廣告內容,UGC 提供來自真實使用者的視角,使消費者感受到更多的信任和誠懇。只要想想每當我們想要嘗試新餐廳,就會到Google評論上看一下網友的回饋,就不難理解UGC對於消費的影響力了!
▲鼓勵消費者上傳實穿照片或影片,激發更多潛在顧客的購買慾。
當品牌的忠實粉絲或消費者透過社群媒體分享他們對產品的正面體驗;這對於品牌而言,不僅能節省行銷資源,而且它還能夠透過真實的用戶回饋提升其他潛在消費者的信心,鞏固品牌形象。例如,一家專門生產運動鞋的品牌可能會發現,他們的產品在某個運動社群中被大量提及,而這些UGC內容可能包括了用戶在跑步、健身或爬山時穿著這些鞋子的照片。透過這些真實的使用場景,其他對該品牌感興趣的消費者可以直觀地了解產品的功能和舒適度,從而提高購買意願。
2. 幕後花絮:深入了解品牌的背後故事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品牌的真實性和透明度,幕後花絮逐漸成為了吸引他們注意力的一大亮點。透過展示品牌的日常運作和背後故事,不僅能夠加強消費者的信賴,還可以讓他們更加了解品牌的核心價值。
對於消費者來說,看到品牌背後的幕後花絮如同走入一扇隱藏的門,進入到一個他們之前從未探索過的領域。這不僅能讓他們更加了解產品的製作過程,也可以深入感受到每一位員工的熱情和專業;從而讓粉絲對於品牌產生更深的情感連結。
▲ 透過影片帶領粉絲進入商品背後的世界。
舉例而言,想像手工皮件品牌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其製作過程,從選材、裁剪到縫製,每一步都充滿著匠人的堅持。除此之外,他們也分享了工作室的日常,包括與客戶的互動、團隊的午餐時光,甚至是那些偶爾出狀況的NG片段,如皮革被誤切或是工具掉落的瞬間。這些真實而生動的片段,不僅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人情味,也讓他們更加信賴品牌的產品品質和專業度。
3. 新品預告:喚起消費者的期待與參與
新品預告不僅是為了提前讓消費者知道即將上市的產品或服務,更是一種喚起好奇心與期待的策略,進而促使他們在產品正式發售時,迅速採取行動。成功的新品預告,能夠引起消費者的情感共鳴,並在他們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塑造出「我不想錯過」的情感驅使。
▲ 透過新品預告影片,喚起消費者的期待與好奇心。
以服飾品牌為例,透過短而吸睛的短影片展示新款服飾的細節、搭配建議或是背後的設計理念。這樣不僅能讓消費者快速瞭解新品的特色,還能在他們心中創建一種「潮流先鋒」的形象,使他們渴望成為第一批購買者。
而為了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的參與感和互動性,品牌可以結合互動功能,如投票、評論或問答,讓消費者提前對新品進行回饋。這不僅可以收集到珍貴的消費者意見,更能夠加強他們對品牌的歸屬感和忠誠度。例如,該時尚品牌可以問消費者:「你最期待哪一件新品?」或是「你覺得這款新衣搭配哪種配件最適合?」透過這種方式,消費者不僅成為品牌的參與者,更成為品牌故事的一部分。
4. 教育型影片:打破資訊障礙,建立深度信賴
在當今充滿資訊的時代,品牌如何讓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是一大挑戰。教育型影片讓品牌不僅僅是賣產品,更是提供知識和價值。
當遇到複雜或者容易引起誤解的議題時,純文字的說明往往效果有限。這時,動態的教學影片就能夠透過視覺和聲音,用更生動、直觀地呈現概念,使其更容易被大眾理解和接受。
同時,短影音「直接切入重點」的特性,特別適合諮詢類型的服務型企業-
透過將複雜的概念梳理成簡潔易懂的短片,搭配時事與議題,吸引民眾的注意力,達到「冷門(艱深)議題熱門化」的效應。
▲ 「法律白話文運動」透過一系列的影片,讓更多人理解法律。
除此之外,當品牌將教育和提供資訊放在首位,它實際上正在與潛在客戶建立更深入的連接。因為通過教育,品牌不僅僅是賣產品,而是提供解決方案,幫助消費者克服問題。例如,專賣化妝品的品牌可以製作一系列如何正確護膚或如何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的影片。如此一來,當消費者面對皮膚問題時,他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這個品牌。
教育型影片不僅能夠為消費者解答疑問、提供知識,更能在無形中鞏固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使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不可取代的地位。
5. 常見問答:成為品牌與消費者間的萬能客服
在今日的消費模式中,消費者希望能夠迅速且方便地獲得他們所需要的資訊。對於品牌來說,提供「常見問答」是滿足這個需求的最佳策略之一。
「常見問答」提供能快速查找的專區,專門解答消費者可能遇到的問題,降低尋找的時間。同時,透過定期更新常見問答的內容,能反應品牌聆聽且重視消費者的聲音。例如,若多數消費者對某一特定功能表示疑惑,品牌可以迅速增加此功能相關的解答,顯示其迅速回應且致力於改善的態度。
除此之外,「常見問答」不純粹是資訊提供,更是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當消費者覺得他們的問題得到了迅速且明確的答案,他們對品牌的信賴感會進一步增強。例如,一家在線服裝品牌可以在此區域解答關於尺寸、退換貨政策或洗滌方式的疑問,減少消費者的購買障礙。
6. KOL / KOC行銷:打造品牌新形象並觸及更廣大的受眾
在當今的社交媒體時代,KOL / KOC行銷已成為品牌推廣的主要工具之一。不同於傳統的廣告,網紅具有更高的說服力和吸引力,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能深深地影響到粉絲和追蹤者。
由於網紅行銷的具有很高的真實感和互動性。當網紅展示或推薦一項產品時,他們通常會分享自己的真實使用經驗,使得產品的推廣更加誠實和透明。例如,當一名知名的美容網紅分享她使用某個化妝品的心得,她的粉絲就更有可能因為信賴她的評價而購買該產品。
▲Image by Lifestylememory on Freepik
但是,網紅合作的成本往往比使用者創作內容(UGC)要高。這是因為網紅往往已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影響力,所以他們的合作費用也會相對較高。但是,考量到網紅所能帶來的廣大曝光度和深厚的粉絲基礎,仍然適合有預算的品牌進行網紅合作。
為了獲得更好的行銷效益,品牌可以考慮將網紅行銷和使用者創作內容(UGC)結合起來。例如,品牌可以舉辦一場由網紅主持的挑戰賽或活動,鼓勵普通使用者上傳他們自己使用產品的照片或影片。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品牌的曝光度,還可以深化與消費者的連接。
開始短影音企劃前,別忘記這3件事
1.確認影片目的
在著手於短影音製作之前,確認你的目的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是希望透過這支影片宣傳你的新產品、提供觀眾有價值的教學,還是創作出吸引人的娛樂內容?根據你的目的,影片的風格、內容和呈現方式都會有所不同。
2.掌握製作預算
每一部影片,無論長短,都需要一定的製作成本。這可能涉及攝影師、剪輯師、場地、器材、街訪人員…等,或者是透過個人手機進行拍攝與剪輯;了解預算能幫助制定出更實際、且符合需求的製作計畫,並確保可以在預算內有效地完成你的行銷目標。
3.安排後續行動
短影音不應該只是個孤立的計畫,必須考慮短影音如何成為整體行銷策略重要一環,並確保有相應的後續行動來引導觀眾進一步互動。像是很多YouTuber常將影片剪輯成前導預告片的形式,促使瀏覽者進一步至頻道觀看主影片。許多品牌會把他們與網紅合作的長影片剪輯成短版本,並在社群」媒體上,如 Instagram 投放廣告,設置購買連結,促使瀏覽者立即購買產品。
短影音企劃3步驟,請你跟我這樣做
▲Image by suksao on Freepik
由於現在短影音的拍攝門檻相當低,許多人往往隨意地使用手機捕捉畫面,但當拍攝或剪輯完畢後,才發現並非所有的內容都受到觀眾的喜愛。因此做好事前的規劃才不會白做工!
1.確認製作影片的類別
☐ 預告型影片 (Teaser Video):這種短片時長約為10秒,主要的焦點是一句引人注目的話語,用以吸引觀眾的好奇心。
☐ 重點呈現影片 (Highlight Video):其時長大約15秒。此類影片主要展現品牌的核心價值或產品的主要特點,讓消費者迅速了解品牌或產品的魅力。
☐ 引導行動影片 (CTA Video):該影片的時長約為30秒。重點在於激勵觀眾採取行動,如點擊網站或購買商品。通常會包含促銷訊息,如特惠、限定商品或限時優惠等。
☐ 完整敘述影片 (Full Video):一般而言,這種影片的時長為60秒。它比重點呈現影片更為詳盡,提供消費者更全面的產品或品牌資訊。
☐ 幕後花絮影片 (Behind Video):此影片常與主影片搭配。透過展現拍攝過程和訪談等,讓消費者更深入了解影片背後的故事。
2.計算影片的秒數(與支數)
影片的時長與其製作成本有密切的關聯:同等情況下,影片時長較長則製作成本相對較高。長度過長的影片可能會減少觀眾的完整觀看率。為了在確保成本效益的同時,使內容更具吸引力,從事前訂定腳本時就需注意控制其長度。
我們可以參考語言的平均語速來估計影片的長度:通常建議一分種以100 到 165 個字是最舒適的收聽頻率。當然,考量到短影音的緊湊度,也有許多影片刻意加速。建議可以先以這個區間進行腳本撰寫,然後試著拍拍看、聽聽看,再針對實際需求進行調整。
反之,若已知影片應有的時長,也可進行反推。例如,希望製作長度為5分鐘的影片時,如果整段時間都有講述,那麼腳本大概需要500~825個字。但也需考慮影片中可能存在的無對話或無旁白的段落,並適當調整。
3.設計影片重點,並撰寫腳本
對於影片製作,設計影片的重點以及撰寫細緻的腳本是關鍵步驟。透過清晰的腳本,製片團隊可以快速掌握影片的走向,演員則能更好地詮釋角色,觀眾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並接受信息。
(1) 劇情為主:劇情內容為主,讓產品自然融入
將劇情作為影片的主要結構,藉由吸引人的故事情節帶出產品的特色,使產品自然地成為劇情的一部分,而非硬性插入。這種策略的好處是,當觀眾沉浸於故事情節中時,產品的訊息也會隨之深入人心。
舉例來說,一部短片,描述年輕女子在雨天因為鞋子打滑而跌倒,此時出現一款具有防滑功能的新鞋款。這女子購買並穿上這新鞋後,再次走在雨中卻步履堅定,毫無懼怕。這樣的劇情不僅展示了產品的主要功能,還讓觀眾感受到其帶來的改變和便利,產品的形象在故事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
(2) 品牌內容:凸顯品牌形象魅力、搶關注
透過影片來宣揚和加強品牌的形象、理念和特質。這類影片不只是在介紹產品,更多的是在傳達品牌所代表的價值觀和文化。為的是要在消費者心中創建一個獨特且難以替代的品牌印象,並以此俘虜他們的目光和注意力。
當我們想到Nike,我們可能會聯想到“Just Do It”這一口號,這不僅僅是一句廣告語,更是該品牌所希望傳達的生活態度和哲學。當Nike製作影片時,他們可能會選擇以一位運動員的努力和決心為主題,展現他如何克服困難和挑戰,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在這樣的影片中,鞋子或運動服裝可能只是配角,但他們共同構築了那鮮明的品牌形象。這種影片不只是在賣產品,更重要的是在「銷售」一種信仰、一種生活方式。而這,正是品牌內容的魅力所在。
(3) 影片畫面:多呈現展示畫面,而不純粹是講述
影片媒體的真正力量在於它可以活靈活現地呈現事物,超越了單純文字或說明的限制。通過生動、真實或動畫化的畫面,我們能夠直觀地向觀眾展示我們想要傳達的資訊或情感,而無需大量的解釋或說明;因此記得在影片中多呈現「情境畫面」而不是口語描述。
想像一部關於新型運動鞋的宣傳影片。與其讓主持人長篇大論地描述鞋子的設計特點和優勢,不如讓我們看到一位運動員穿著這雙鞋,在不同的地形和環境中進行運動,完美地展現鞋子的舒適度和耐用性。當運動員在山地、沙灘或潮濕的道路上奔跑時,觀眾能直接感受到這雙鞋子的抓地力和防滑功能。
▲ Image by wayhomestudio on Freepik
(4) 旁白與字幕:文字是用來聽的,而不是為了讀
撰寫旁白或對話時,必須考慮到聽覺的體驗,這與文字閱讀有所不同。在影片中,語言的節奏、語氣和流暢性都尤為重要。
• 口語化的文字:較正式或學術的文字可能適合書面材料,但在影片中可能會讓旁白聽起來生硬或冗長。口語化的文字則使內容更加親切、自然,與觀眾建立更好的情感連接。
• 避免冗長與複雜:長句和複雜的句子結構容易使觀眾迷失或感到困惑。短而有力的句子不僅容易理解,也使旁白或對話更具節奏感。
• 進行口頭檢查:在確定腳本的最終版本之前,建議進行「口頭朗讀測試」。這樣,您可以確定文字聽起來像是自然的談話,而非公式化的發言。
• 適度使用字幕:字幕可以幫助強調關鍵訊息,特別是有很多人在瀏覽影片時不見得會開啟聲音,這能幫助更多人理解影片內容。但要確保字幕簡潔、易讀,不應該分散觀眾的注意力。
(5) 掌握節奏:前中後3個必備環節
良好的影片節奏能夠捉住觀眾的注意力,從吸引人的開頭,帶領觀眾進入各種情境,再到充滿驚奇的結尾,使他們永遠保持對影片的熱情。當每部影片都能夠在相同的主題和相似的內容中提供新的觀點,觀眾便會被這系列性的主題所吸引,並認為它具有價值。
以時長在60~90秒的「完整影片」為例:
① 吸引開頭
用大約5秒的「預告型影片」迅速捉住觀眾的目光。首先呈現整支影片中短小且精華的小片段,可以是提問、或是種懸念,作為影片的「鈎子」,吸引觀眾停留。
② 情境展現
接下來的15秒「重點型影片」是展現品牌或產品的核心價值,明確地強調哪部分是該影片的焦點,並透過實際的情境使其更具說服力。
③ 反轉結尾
最後是出人意料的結尾,可能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或者是一個強烈的行動呼籲,使觀眾感受到一種想要採取行動的衝動。
近來許多知名 YouTuber 紛紛停更, YouTuber Joeman 也拍片分析長影片的衰退原因:「會掉的第一點就是短影音盛行,就是從抖音帶起的我們只想看短影音然後注意力會不集中。」顯見短影音已成為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重要溝通橋樑。
而成功的短影音不僅僅是技術的累積,更多的是內容的策略和規劃。從確認製作的目的、到掌握預算,再到影片的設計和製作,每一步都關乎著與消費者的深度連接。回想一下,當我們觀看影片時,最終記住的並不是其華麗的效果,而是其帶來的情感和價值。因此,當開始短影音企劃時,請深入思考希望傳達的訊息和目標受眾。那麼就讓我們開始第一支短影音吧!